close
■宋竑廣
接近專輯尾聲,一路從過不去的〈常夜燈〉、藏不住的〈我猜你心裡沒有另一個人〉、改不掉的〈BEDROOM〉、學不會的〈走過Pedestrian scramble的方法〉、說不清的〈Oriental Voice〉等,如同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苦難言的困境一般,中島美雪數10年來不斷譜寫著道盡人間辛酸的歌曲;誠如專輯文案所說:「到此為止,從此開始,美雪的心歌不變地持續產出,直到你內心深處。」
被微笑地安慰
豎琴般的鍵盤音效撥來,在涓涓滴入的氛圍中,美雪以帶點美聲的唱腔,召喚她的聽眾:「致那些,辛苦的事情不說辛苦,討厭的事情不說討厭,嚥下、藏住、壓抑,默默地哭泣的人。」接著鋼琴鋪設編曲,穩定的琴音中,美雪激將法似地鼓勵道:「適可而止吧,不要太過分了,一向坦率的你到哪兒去了。」歌聲轉低,彷彿靠過來說些體己的話:「說出想說的話便會受傷,重要的一切都會受到傷害,所以不說了,所以忍著,沒有人能懂。」為了拋開無言的悲哀,歌聲跳高音階,為了一掃無言的苦悶,輸送清亮的音質:「為了說不出口的心思,我交予你一副風之笛;代替說不出口的心思,輕輕地吹奏風之笛吧。」第11首〈風之笛〉的輪廓於焉浮現。
彷彿被人輕拍了一下肩膀、微笑鼓勵之後,提琴協奏跟著唱和一段,點點滴滴鍵盤音效,隨著大提琴悠揚的樂聲、隨著暖風,放流到雲邊天邊。編曲在第一大段鋼琴鋪設之後,第二大段再加鼓點夯實,歌聲加些力道,肯定看似無動於衷的人:「除了沉默想不到別的辦法,如果這是你的決心,這樣也好,然後不說了,然後忍著,不讓任何人知道。」眾聲和諧、烘托之間,竄出一道道的Wind Whistle、口哨聲,彷彿煙炮衝向星際,靜默不語的決心之中,有那麼一片天女散花的美麗夜空。
曇花一現的煙花在風中消逝,聽者隨之抬升的視線,看到高掛天上的一盞萬古長燈,專輯最後一首歌第12首〈月踞高空〉,伴隨重重的鼓打,電吉他電鞭揮毫,彷彿承受重擊的、苦行的人,疲累地尋找希望,低音提琴冉冉動作,阻滯著他的腳步,而歌者扯著嗓子,蒼勁地唱:「惘然地佇立在無邊無際的沙漠,受凍在不曾想像的寒風;悠然的輝煌月光,瞳孔無法招架。」對比於前奏的雷霆萬鈞,編曲在歌聲進行時轉為低調,突顯出歌聲的孤立與徒然:「寒蟬夜響,竹籬一門,今日依舊,掩戶將終,突然間,我呆立不響。悠然的輝煌月光,在那裡輝煌著的月亮。」
常駐於心的光
音樂雜誌《Japan》是這麼介紹專輯《常夜燈》的:「從第一首由人類創造出來的〈常夜燈〉開始,到最後一首〈月踞高空〉,《常夜燈》是一部留下不動搖的光的12篇故事集。」的確,從第一首開始到這裡,一路看盡隨著人心變化不定、明明滅滅的燈火,直到最後無動於地上的悲歡離合、萬古長照的悠然明月,之前所有的迷惘不實、困惑無依,至此彷彿有了信仰的對象。
鼓打快攻、重響,蓄勢、迸發,歌者老派古氣的唱腔,敘述著恆常的景象:「悠然的輝煌月光,在那裡輝煌著的月亮,不因卑小的我變化,太陰恆常,無論人在何方,月亮穩踞其上,悠然之月,穩踞天上。」歌名〈月踞高空〉的直譯是月亮在彼處,官方英譯為The moon is over there,如同歌詞「遇到打不過的對手,或許我只想放棄,凜然之月輝煌,指示天空的方向。」大有超越、指引之意,比起時而為之振作、時而為之悲傷的「那個人忘了熄掉的常夜燈」,安定的程度天差地遠。
專輯《常夜燈》在音樂上,大致偏向靜謐的、夜的氛圍,唱腔淡柔婉轉,傾訴成人的迷惘日記。而在意境的結構上,從〈常夜燈〉、〈Pianissimo/弱拍〉到〈我猜你心裡沒有另一個人〉等,焦點放在不論時空隔閡的交集與掛念;後半自〈BEDROOM〉、〈走過Pedestrian scramble的方法〉到〈Runners High〉,處處有著無可避免的誤解或擦傷,可以說從已不在的人的燈開始,收攝至淡然背後的內傷,再從心中的斗室,爆炸性地擴張成照耀人類的月色。
在中島美雪的世界裡,從那地球上最高的燈塔也比不上的月亮,往下能俯瞰到卑小的自己;依依不捨的脆弱也好,無可救藥的人性也好,那些個自己都不想看的自己,被照得一清二楚、衣不蔽體、愧不能當,但總也千年萬年億年地照著,一刻也不曾停止注視地,照見「草原的飛馬、街角的維納斯」,照見無數無名的〈地上之星〉。「把(原本是地上的)人類所創造出來的(在天際的)星座與神話,又一次拉回地面,完成新的逆轉故事,為市井小民帶回原本屬於他們自己的光芒。」音樂雜誌《Japan》讓歌迷感謝道:「不是像太陽那樣照遍天地的亮度,而是像夜裡浮出的路標似的、僅僅照著自己的、局部的光。」
「黑暗中的人生,她的歌曲成為了光。
接近專輯尾聲,一路從過不去的〈常夜燈〉、藏不住的〈我猜你心裡沒有另一個人〉、改不掉的〈BEDROOM〉、學不會的〈走過Pedestrian scramble的方法〉、說不清的〈Oriental Voice〉等,如同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苦難言的困境一般,中島美雪數10年來不斷譜寫著道盡人間辛酸的歌曲;誠如專輯文案所說:「到此為止,從此開始,美雪的心歌不變地持續產出,直到你內心深處。」
被微笑地安慰
豎琴般的鍵盤音效撥來,在涓涓滴入的氛圍中,美雪以帶點美聲的唱腔,召喚她的聽眾:「致那些,辛苦的事情不說辛苦,討厭的事情不說討厭,嚥下、藏住、壓抑,默默地哭泣的人。」接著鋼琴鋪設編曲,穩定的琴音中,美雪激將法似地鼓勵道:「適可而止吧,不要太過分了,一向坦率的你到哪兒去了。」歌聲轉低,彷彿靠過來說些體己的話:「說出想說的話便會受傷,重要的一切都會受到傷害,所以不說了,所以忍著,沒有人能懂。」為了拋開無言的悲哀,歌聲跳高音階,為了一掃無言的苦悶,輸送清亮的音質:「為了說不出口的心思,我交予你一副風之笛;代替說不出口的心思,輕輕地吹奏風之笛吧。」第11首〈風之笛〉的輪廓於焉浮現。
彷彿被人輕拍了一下肩膀、微笑鼓勵之後,提琴協奏跟著唱和一段,點點滴滴鍵盤音效,隨著大提琴悠揚的樂聲、隨著暖風,放流到雲邊天邊。編曲在第一大段鋼琴鋪設之後,第二大段再加鼓點夯實,歌聲加些力道,肯定看似無動於衷的人:「除了沉默想不到別的辦法,如果這是你的決心,這樣也好,然後不說了,然後忍著,不讓任何人知道。」眾聲和諧、烘托之間,竄出一道道的Wind Whistle、口哨聲,彷彿煙炮衝向星際,靜默不語的決心之中,有那麼一片天女散花的美麗夜空。
曇花一現的煙花在風中消逝,聽者隨之抬升的視線,看到高掛天上的一盞萬古長燈,專輯最後一首歌第12首〈月踞高空〉,伴隨重重的鼓打,電吉他電鞭揮毫,彷彿承受重擊的、苦行的人,疲累地尋找希望,低音提琴冉冉動作,阻滯著他的腳步,而歌者扯著嗓子,蒼勁地唱:「惘然地佇立在無邊無際的沙漠,受凍在不曾想像的寒風;悠然的輝煌月光,瞳孔無法招架。」對比於前奏的雷霆萬鈞,編曲在歌聲進行時轉為低調,突顯出歌聲的孤立與徒然:「寒蟬夜響,竹籬一門,今日依舊,掩戶將終,突然間,我呆立不響。悠然的輝煌月光,在那裡輝煌著的月亮。」
常駐於心的光
音樂雜誌《Japan》是這麼介紹專輯《常夜燈》的:「從第一首由人類創造出來的〈常夜燈〉開始,到最後一首〈月踞高空〉,《常夜燈》是一部留下不動搖的光的12篇故事集。」的確,從第一首開始到這裡,一路看盡隨著人心變化不定、明明滅滅的燈火,直到最後無動於地上的悲歡離合、萬古長照的悠然明月,之前所有的迷惘不實、困惑無依,至此彷彿有了信仰的對象。
鼓打快攻、重響,蓄勢、迸發,歌者老派古氣的唱腔,敘述著恆常的景象:「悠然的輝煌月光,在那裡輝煌著的月亮,不因卑小的我變化,太陰恆常,無論人在何方,月亮穩踞其上,悠然之月,穩踞天上。」歌名〈月踞高空〉的直譯是月亮在彼處,官方英譯為The moon is over there,如同歌詞「遇到打不過的對手,或許我只想放棄,凜然之月輝煌,指示天空的方向。」大有超越、指引之意,比起時而為之振作、時而為之悲傷的「那個人忘了熄掉的常夜燈」,安定的程度天差地遠。
專輯《常夜燈》在音樂上,大致偏向靜謐的、夜的氛圍,唱腔淡柔婉轉,傾訴成人的迷惘日記。而在意境的結構上,從〈常夜燈〉、〈Pianissimo/弱拍〉到〈我猜你心裡沒有另一個人〉等,焦點放在不論時空隔閡的交集與掛念;後半自〈BEDROOM〉、〈走過Pedestrian scramble的方法〉到〈Runners High〉,處處有著無可避免的誤解或擦傷,可以說從已不在的人的燈開始,收攝至淡然背後的內傷,再從心中的斗室,爆炸性地擴張成照耀人類的月色。
在中島美雪的世界裡,從那地球上最高的燈塔也比不上的月亮,往下能俯瞰到卑小的自己;依依不捨的脆弱也好,無可救藥的人性也好,那些個自己都不想看的自己,被照得一清二楚、衣不蔽體、愧不能當,但總也千年萬年億年地照著,一刻也不曾停止注視地,照見「草原的飛馬、街角的維納斯」,照見無數無名的〈地上之星〉。「把(原本是地上的)人類所創造出來的(在天際的)星座與神話,又一次拉回地面,完成新的逆轉故事,為市井小民帶回原本屬於他們自己的光芒。」音樂雜誌《Japan》讓歌迷感謝道:「不是像太陽那樣照遍天地的亮度,而是像夜裡浮出的路標似的、僅僅照著自己的、局部的光。」
「黑暗中的人生,她的歌曲成為了光。
全站熱搜